页面

2013年4月21日星期日

更发达的“经济”模式

关于经济模式之间是否有高下之分的问题。

第一眼看上去当然是。没有人会否认美国比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孤岛经济发达。但是,这样的区别到底是由什么标准来衡量的?

肯定不会是GDP。

之前讨论过破窗效应的谬论。与直觉相悖的是:为什么破坏会有利于经济发展?

引用:

二战后的欧洲各国都出现了高速甚至奇迹般的“经济增长”,些惨遭战火蹂躏的国家是如此,那些未受劫掠的国也是如此。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德国等国,其经济增长速度比破坏不那么严重的法国等国要快。部分原因是因为西德实行了较为稳健的经济政策,部分原因是想尽快过上正常生活的念头使人们工作更加努力。但它并不表示财物毁损对失去财物的人有利。没有人会因为需要激发出斗志而刻意烧毁自家的房屋。

有人争辩说,德国人和日本人比美国人拥有“战后优势”,因为他们的老旧工厂在战时被完全摧毁,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非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可比。如果真是这样,那美国人完全可以立即拆除老旧设施,从而一举抵消日本和德国的领先优势。实际上,只要能满足利润最大化,所有国家的所有制造商,都可以每年弃旧换新。

道理很简单,厂房、设备都有最适当的折旧率,也就是最佳的更新年限。只有在制造商的厂房、设备因为老化过时,净值接近于残值,正要找人来拆除,并且已经订购了新的设备之际,炸弹刚好在这一刻落下,帮忙拆毁了现有设施,才真的对当事人有利。

当然,如果厂房、设备以前的折旧和过时程度没有适当反映在会计帐簿上,实际损失就不会有账面损失那么更严重。新厂房、新设备的出现,也的确会加快老旧设施的淘汰速度。也就是说使用新装备能创造更大的利润,继续使用旧装备比较而言就是损失。如果那些拥有老厂房、老设备的制造商想继续使用过时装备,已经超过了利润最大化的正常期间假定他们有预算来添置新厂房和新设备,那么厂房、设备此时被摧毁,将带来比较优势,或者讲得确切一点,可以减低他们的比较损失。

我们从中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即用炮弹或炸弹来摧毁厂房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处,除非那些厂房破旧过时,残值收入远不足以抵补拆除费用。

同理,表面上看来打破一扇窗户好似带动了整条经济链的转动。但实际上,玻璃厂、玻璃胶厂等的收益是建立在橱窗被打碎者的损失上的。如果这块玻璃并没有原本就年久失修、亟待更换,那么整体社会而言,“破坏绝对不会是恩赐或福音”。

而GDP是什么?

Wiki说,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officially recognized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within a country in a given period of time.

GDP仅仅衡量一定时间内的物资/服务流动。这意味着,破坏对于GDP是有促进作用的,它显然刺激了某种流动。正如破窗效应能够促进经济流动一般,反复拆除重建、先污染再治理等等都有利于促进GDP增长。这并不是经济发达。正真的富裕,是财富,而不是流动。流动只是确保财富增值的有效手段,从来不是最终目的。

而且,GDP不仅仅只衡量流动,它只衡量涉及金钱交易的物资/服务流动。这意味着亲友之间的内部互助(家庭主妇的劳动,不收钱的艺术设计,志愿行为)并不算经济行为,而这样的行为的确可以产生财富。

以上两点是以GDP为衡量经济发达标准的主要局限。

还有一点,这只是主观的——经济发达,背后更深层的含义是人民的幸福。而GDP仅仅是个数字,无法衡量个体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即使是在一个极端富裕的国家,国民也并不一定就快乐满足。在我看来,有时主观幸福比客观富裕还重要。当然这是主观因素了。至于用什么标准衡量、为什么用某个人的标准来衡量、衡量出来又该如何应用,那又是另一个宏大的问题了。暂时放下不做讨论。

回到比较富裕度的问题上来,美国究竟比太平洋小岛国富裕在哪里?

一个简单的答案:美国比太平洋小岛国的经济发达在,美国人可以出门左转就在便利店买到薯片一筒。而太平洋小岛国里资源就很有限,出门左转只有波涛一朵。

富裕的含义在于资源高效分配。

举个例子。甲有十元钱,乙有一个西瓜。甲乙于是可以相互交易。然后再换回来。再相互交易。再换回来。这些都是算GDP的。而甲乙只不过在反复分配一个西瓜,财富本身并无增长。

真正实际意义上的富裕,意味着居民能够随时获得所需的资源,想要“买”什么都能随时“得”到。交易本身并无价值,它的价值在于,通过交易,社会整体能够合理分配生产,各行其所长,创造更多财富。

重点并不在于甲乙丙丁相互内部交易了几次,贸易额多少,而在于最终四人是否都交易到了自己需要的物资。经济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相互交易,以便合理分配资源。

比如甲单位时间生产粮食的效率是10,生产衣物的效率是1;而乙单位时间生产粮食的效率是1,生产衣物的效率是10。假设缝衣服与种粮食的单位时间相同,如果没有交换,单位时间内社会财富只会增加11。而若有交换,擅长种粮食的甲就可以交换到衣物,省下缝衣服的时间种出更多的粮食。擅长缝制衣物的乙,则可以省下种粮食的时间专职缝衣服。单位时间内社会财富会增加20。

这个极端的情况假设只为说明一个问题:富裕,意味着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然后所有人之间都可以自由交换。什么经济制度更好?在教育能够达到更高的程度之前,能够最大限度利用人“自私互利”的本质分配资源的模式,就是最好的经济模式。

随着教育的发展,自私互利以后会消失吗?我不确定。但随着科技的爆炸发展,总有一天,物资是会过剩的。失业是必然的。我说过,失业是好事。我依然这么认为。

就好像猿人直立起来,才空出双手,创造出工具。就好像原始人生产效率达到一定的限度,才可以不用整日鸟为食死,才有空闲推理思考、更新生产技术。所以只有当社会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工作,才会有足够多的失业的人,可以专职从事科技等研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MAN SHOULD NOT HAVE TO WORK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NECESSITIES OF LIFE TO SUCH AN EXTENT THAT HE HAS NEITHER TIME NOR STRENGTH FOR PERSONAL ACTIVITIES. 放到整个社会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的经济制度,听上去的确让人有种不劳而获的爽感。但是,实际上,我总觉得在这样的社会中,真正不劳而获的人……是会很痛苦的。如果一个社会什么都不缺,人们什么都不做也可以活得挺滋润,那么人的本性将会是恐惧自己的存在没有用处、没有意义。就好像北欧的自杀率。正如爱因斯坦还说,THE VALUE OF A MAN, HOWEVER, SHOULD BE SEEN IN WHAT HE GIVES AND NOT IN WHAT HE IS ABLE TO RECEIVE.

看起来未来挺理想。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这样做?

问题在于,失业是现今经济制度所无法容忍的。在金钱制度中,只有先拥有金钱才能够换取所需要的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在房价并非由于供求暴涨的情况下,买房坐等升值的人们,对于社会的财富并无贡献。炒房,只是一种获得“交换媒介”的手段,其行为本身并无价值。比如华尔街的金融精英,除了天使投资等投资是将资源调配到社会有生产潜力的分支,那些整日空坐办公室炒股投机的人,也并未对社会财富做出任何贡献。这都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我们拥有的以交换媒介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只是许多资源分配制度中的一种。

而失业率飙升,意味着这种分配制度已经有点不合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失业率低的国家也没什么好骄傲的,大部分情况只是因为它还太落后,所以每个人都不得不拼死拼活地整日赚钱养家罢了。越是富裕、福利制度完善的国家,失业率反而越高,比如瑞典年轻人失业率达百分之二十九。

引用:

北欧理事会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近两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北欧国家的失业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5至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上升幅度尤为明显。其中,瑞典年轻人的失业率最高,达到29%。芬兰、冰岛和丹麦年轻人的失业率也分别高达27%、16%和13%。挪威相对低一些,为9%。

经融危机与失业才是转折点。这样的社会,变革的潜力才更大。

我还不确定,社会生产力与科技是否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可以供社会直立起来,空出双手。我也不确定教育有达到这样的程度,能够让其成员坦然放弃现有的“经济制度”,接受一种全新的资源分配制度。我不确定现有的既有利益团体能够容忍这一改变的发生,能够容忍自己从特权阶层一下堕至升斗百姓,我不知道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会做到什么份上。我也不确定现有的经济制度有广厦将倾到那种程度,可以直接坍塌一地,好让人们咬牙在废墟之上建立起新的世界——这得看失业有多严重,多逼人奋起了。

量,这些我都不确定。但是,质,这一天总会来的。因为我们在悬崖这头,未来在悬崖那头。中间峡谷深不见底,掉下去粉身碎骨。跳过去代价有多大?

在这一天来临前,谁也不知道。

Reference:
Economics in One Less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http://news.sohu.com/20101003/n275405431.shtml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5288079-15%25%E5%A4%B1%E6%A5%AD%E7%8E%87-%E7%91%9E%E5%85%B8%E8%8C%B6%E5%A3%BA%E9%A2%A8%E6%9A%B4%E9%A9%9A%E4%BA%BA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