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究竟可以无兴趣到什么地步,是否可以通过教育激发;
2、社会福利过高会使人失去生活动力,以至于自杀率升高,因果关系究竟有多少;
余翔:高福利是法国的不幸
3、感激与共存理念的作用有多大,从孩童时代的文化足够了;
0、爱因斯坦对一位想要乞求生活资助以潜心科研的印度人的回信。
我是一位32岁的单身汉,我希望把余生全部用来研究物理与数学,虽然我承认自己在这些方面十分陋劣。我一贫如洗,即使这封信的邮票也买不起。我在年轻时,生活拮据使我无法在科学和数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我一向对这些学科十分爱好。
迫于家境,我不得不求职谋生;而这与我的内心是格格不入的。好在一年多以前由于一次口角的缘故,我被解雇了,所以我现今可以自由地去从事自己真正的使命了。但可悲的是,我连维持温饱的收入都没有。我下定决心,不管能否得到帮助,都将继续努力,死而后已。可是如果有人能够略微助我一臂之力的话,那么生活就会轻松多了。我希望您能够帮我一点忙。
来信获悉。你继续研究物理的炽热愿望使我甚为感动,但我必须指出,我无法同意你的观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同胞们辛勤劳动所创造的,我们应该诚实地回报他们的劳动。我们不仅应该从事一些能使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还应从事公认为能为他们服务的工作。不然的话,不管一个人的要求多么微不足道,他也只能是一个寄生虫。贵国的情况更加如此,在那里受过教育的人应当加倍努力工作,因为大家都在为改善经济而奋斗。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即使你生活富裕,有选择自己从事的事业的自由,那也必须考虑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中,即使是天才,要想取得一点真正有价值的成就,也是机会极少的。因此,很有可能在你精力旺盛、工作状态最佳的年华已经过去的时候,你会感到失望。出路只有一条:选择教书或其他与你的爱好不想违背的实际工作,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把余下的时间用于研究。这样你即使得不到缪斯女神的恩赐,起码也能度过正常而和谐的一生。
以及他的另一段纸条。
究竟是什么使得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认真负责?这真是一个谜。这一切都是为了谁?难道说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不用多久就会弃世而去的。是为了同辈人吗?还是为了子孙后代?都不是。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